第十五章 人民教师(求收藏求推荐)-《从大学教师开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你一个就读麻省理工航空航天专业的理科生,竟然是英语学的最好?那你怎么考上的研究生?”

    “真的就是这样的,班级里就属我的英语最好,语法学的也最扎实,就连老板发表的论文都是找我帮着修改的。哦,“老板”就是导师的意思,因为他会给我们发放生活补贴,所以我们都叫他老板。”

    人尽其材,沈光林的长处真的就是撰写英语论文。

    让一个天天想着混文凭的人去做发明创造,恐怕不容易吧。

    “这样吧,明天你再来一趟,我带你去见见咱们院长,看看有没有可能给你寻摸个工作机会。”

    再怎么说沈光林也是麻省理工毕业的“高材生”,学校一定得留下,虽然他研究生还没毕业,但是怎么着也得比本科生强吧。

    等沈光林从张老师那里出来,大一的同学们都放学了。

    沈光林还要赶公交车,不能多做停留,明天再来吧,陪伴莉莉妹妹来日方长。

    第二天又是起了个大早,沈光林又来到了京城大学物理系。

    今天张老师的办公室里还有他一位同事,姓杨,是教物理的教授。

    杨老师1958年毕业,留校至今,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物理。

    凝聚态物理并不是固态物理,也有液态的,这件事情不能搞混了。

    不过,京大在这个研究方向是真的厉害。

    后世,京城大学的凝聚态物理大拿不少,光院士都有七八位,在国际上也是处于顶尖水平的。

    沈光林有点胆怯,纯学术的东西他并不那么专业,而且前沿知识他虽然很多都接触过,但是也就研究个皮毛而已。

    沈关林最擅长的还是重复实验和撰写论文。

    开创性的研究还是交给开创者吧。

    杨教授听张教授说沈光林正在找工作,而且一个MIT毕业的高材生竟然说英语最好。

    不知道想起了什么,他眼睛顿时一亮:

    “同学,同志,小沈同志,快帮我看看我的这篇论文,我本来想拿去发表的,可是英文总不过关。英文系的老师也帮不了太大忙,一些专业词汇还是我对照着字典查的,你看看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?”

    杨老师也是病急乱投医了,第一次见面的人就求助上了。

    对于沈光林来讲,改论文最是简单。

    甚至,他写的论文还上过自然和科学,可惜成果都是老师的,他只是撰写工具人。

    沈光林毫不客气的把杨老师的论文接过来,这是一篇关于霍尔效应的文章。

    问题很明显,在杨老师这篇文章里,有好多专业词汇的用语都不太行,语法和表述方式都有问题。

    “霍尔效应”被发现已经一百年了,但是依然是长盛不衰的研究课题。

    这个霍尔效应通俗的讲,就是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半导体时,载流子发生偏转,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电场,从而在半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势差。

    杨老师研究的是不同半导体材质的霍尔效应,这应该是属于80年代的高端知识。

    也是巧了,在这个方面沈光林刚好比较懂,他不光读大学学过,而且研究生的时候也在学,而且学的是40年之后的最新理论知识。

    “杨老师,您写的论文本身没什么问题,只是一些语句语法的瑕疵,我可以帮您润色一下,霍尔效应的论文比较多,我以前也学习过一段时间,比如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及常温条件下的量子霍尔效应。”

    这是沈光林读研时学习过的,也是关于石墨烯的一些知识,毕竟石墨烯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。

    “小伙子,一看你就没学扎实吧,热力学涨落不允许任何二维晶体在有限温度下存在。”

    杨教授对自己的领域非常自信,可他不知道沈光林这个货是后世穿越来的,而且石墨烯的发现也打破了人们对这一现象的固有认知。

    “沈同学,学习不能光学一些名词,完美的二维结构是无法在非绝对零度中稳定存在的,这是可以进行理论验证的定理!”

    沈光林还想解释一波的,杨老师已经不想听了。

    这位同学确实只适合做一名翻译,学术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。

    就这样,沈关林被两位老师裹挟着带到了院长办公室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