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四四章 工作-《从大学教师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既然大家是来做事的,那沈光林也不是小气的人。

      他把实验室的窦伟和老孔也给叫了过来,为了协助大家工作,他还叫了一些实验室的学生来。

      大家也是需要助手的嘛,你们的助手哪里有我实验室的助手好用,他们几乎都能独当一面了。

      缺少的是什么?还是资历。

      这些人说是学生,其实已经算是沈光林实验室的全职研究员了,甚至,他们的房子都领了,找个女的都可以结婚了。

      大家长时间一起工作,互相之间也比较熟悉,用起来也是顺手。

      沈光林把他们叫过来,确实是能够帮到不少忙。

      这次来开会的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,各自还是有一些建树的,不然也不得被邀请。

      虽然,他们的见解未必对,但是,他们的影响力足够大,既然是研讨会,那就要博采众长嘛,各方面的意见都得听一听。

      目前,整个华夏都在追踪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和理论,

    
  而京城大学在这方面发挥了极大的先发优势,实在是他们的图书馆太先进了。

      国际上最新一期的科技期刊,总是会第一时间摆到京城大学的案头的。

      要是真的想“填补国内空白”,把英文翻译成中文就行了。

      这样的事沈光林可没脸去干。

      毕竟,即使是沈光林实验室的普通实验狗,他们也在水准之上,这就是背靠京大的好处了,随便一个人都是天之骄子。

      如果不是资历不够,他们的真实水平其实要比参会的很多人员更高的。

      这也是没有办法。

      京城大学的教育条件和科研条件太好了,他们还有全国最全面最先进的图书馆。

      只要你愿意,你可以一天都泡在里面,通宵都行,真想学习和接触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和理念,在这里就能实现。

      很多研究者究其一生,其研究的内容说不得都是已经过时了的。

      在研讨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:一位学者拿出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对未来的见解,结果就有人告诉他,你的这个结论未必对。在这个领域,花旗国亚历山大实验室做到了这一步,西德的拜耳实验室做到了那一步,他们提出的理论是这样的......
    第(2/3)页